华尔街巨鳄发出警告:中美已踩在三条红线上,后果不堪设想
在华尔街那群西装革履、对着K线图运筹帷幄的精英里,瑞·达利欧算是个异类。他不像个基金经理,倒像个历史学家,手里捧的不是财务报表,而是一本厚厚的五百年大国兴衰史。他掌管的桥水基金,是全球最大的对-冲-基-金,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。可最近几年,他念叨最多的,不是什么黄金期货,而是太平洋两岸那两个大块头的关系。
他的话,说得越来越重,越来越像个站在甲板上,看着远处乌云密布的老船长,嘴里嘟囔着:“要变天了。”他不是在危言耸听,他是真的从历史的故纸堆里,嗅到了一股熟悉的、危险的气味。在他看来,中美这两个巨人,正在一处悬崖边上,进行着一场极其危险的推手游戏,脚下就是万丈深渊。
达利欧画出了三条看不见的红线,这些线不是用墨水画的,而是用历史的教训和未来的风险交织而成。一旦任何一方的脚尖越过,那可就不是赔礼道歉能解决的事了。
第一条线,也是最烫手的一条,就是军事上的直接碰撞。别看现在南海之上,双方的军舰飞机像是两群互不服气的公牛,低着头绕圈子,时不时用犄角顶一下对方,但谁都没真下死手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只要不见血,一切都还有得谈。
就像2022年底那次,一架中国的歼-11战斗机,几乎是贴着一架美国RC-135侦察机的鼻子飞过去,距离近到双方飞行员估计都能看清对方头盔上的划痕。这就是典型的“亮肌肉”,是悬崖边上最大胆的一次试探。达利欧的意思是,一旦这种试探失手,哪怕是意外擦枪走火,导致对方军人伤亡,那整个游戏的性质就变了。矛盾会从可控的对峙,瞬间升级为无法预测的热战。历史书上,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就是从一个意外的枪声开始的吗?
第二条红线,是科技的“绞索”。美国人现在是铁了心要把芯片这根绳子勒在中国的脖子上。2022年的《芯片法案》就是明证,不卖给你高端的,也不让别人卖给你,想把你锁死在技术的下游。达利欧有个很形象的比喻,他说芯片就是这个时代的石油。想当年,美国是怎么对付日本的?就是一招石油禁运,直接卡住了日本战争机器的喉咙,结果把日本逼上了绝路。
现在对中国的芯片封锁,就是想复制当年的剧本。可问题是,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。你越是封锁,它越是咬着牙自己搞。这种经济上的绞杀,风险极大,因为它逼着对方跟你彻底脱钩,建立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体系。更要命的是,这种做法伤敌一千,自损八百。禁令一出,英伟达、高通这些美国芯片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,老板们心里叫苦不迭,后来白宫也只能悄悄地放开一些口子,允许卖一些“阉割版”的芯片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双方的经济已经长在了一起,想一刀切开,自己也得鲜血淋漓。
第三条红线,则是在地缘政治的棋盘上,把对方的棋子全部吃掉。美国这些年搞的AUKUS联盟,拉上英国和澳大利亚,要在南太平洋部署核潜艇,那架势就像是在中国的家门口,拉起了一道新的“盎格鲁-撒克逊”铁幕。而中国呢,则是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用高铁和港口,把东南亚、中亚的朋友圈越拉越紧。
这就好比两个村霸在村口的大树下掰手腕,不仅自己使劲,还招呼各自的亲戚朋友过来呐喊助威,甚至帮忙推一把。这种拉帮结派的玩法,很容易把小弟们也卷进来,让局部的小摩擦,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群架。一旦局面失控,遭殃的绝不仅仅是那两个掰手腕的。
跨过这些红线的后果是什么?达利欧没说得太细,但我们用常识都能想明白。台海要是真打起来,那可不是什么电子游戏,而是人口最密集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,瞬间变成一片火海。全球的供应链会应声断裂,你手里的苹果手机、开的特斯拉汽车,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了绝版货,因为零件都运不出来了。
最可怕的,是达利欧反复强调的核风险。中美都是核大国,核武器不是用来打赢战争的,是用来确保大家“同归于尽”的。一旦常规战争打红了眼,谁能保证那个装着核按钮的手提箱不会被打开?那不是输赢的问题,是人类文明还能不能存在的问题。
面对这种局面,达利欧的分析里透着一丝冷静的悲观。他认为,从长远看,时间似乎站在中国这边。为什么?你看看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就知道了。超过35万亿美元的国债,像一个越吹越大的气球,每天光是付利息的钱,就是一个天文数字。
美国的强大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元的霸权地位。它可以开动印钞机,向全世界“借钱”来维持自己的高消费和庞大军费。可这种模式,正在受到侵蚀。而它的军工复合体,虽然技术顶尖,但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也日益严重,真到了战时,产能能不能跟得上,都是个问号。
反观中国,它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,是名副其实的“世界工厂”。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,在和平时期是经济增长的引擎,到了非常时期,就能迅速转化为惊人的战斗力。
中国手里也捏着几张让美国头疼的牌。比如稀土。一架F-35隐形战机,需要将近半吨的稀土材料。而全球稀土的精炼和加工,超过85%的产能都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。这不是说美国找不到稀土矿,而是就算挖出来了,也得送到中国来加工才能用。中国一旦收紧稀土出口,那美国的五角大楼可就真要傻眼了,一堆高科技武器可能瞬间变成废铁。
达利欧的警告,不是在劝谁投降,而是在敲响警钟。他作为一个在资本市场里翻滚了一辈子的顶级玩家,深知一个道理:最愚蠢的游戏,就是零和博弈。他给投资者的建议是分散投资,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而他给两个大国的建议,其实也是一样:别把所有的宝都押在对抗上,多留点空间给对话和合作。
中美之间的这场博弈,恐怕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它就像一场漫长的围棋对局,每一步都充满了算计和凶险。棋盘上的落子声,将决定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格局。
在我看来,达利欧的分析其实点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:这场大国竞争,已经不是一场可以选择是否参加的比赛,而是所有人都身处其中的暴风眼。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合作与分歧,而是一场结构性的、几乎不可逆转的碰撞。这已经不是一场关于谁对谁错的道德辩论,而是一场关于谁能更好地适应变化、谁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弱点,并最终避免最坏结果的生存考验。关键不在于谁能赢得这场对抗,而在于双方的决策者,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远见,在悬崖崩塌之前,一起后退一步。
北京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